最近
我懷疑
是不是已經出現
[老人痴呆]的現象了
古早的事
記得一清二楚
現在的事
聽過就忘
以這篇文來說
更為嚴重
那天店主跟我談的事
轉眼就忘
以致~~~~
[慢慢看下去.便知分曉]~~~~~~~~~~~~~~~~~~~~~~~~~~~~~~~~~~~
吃虱目魚的藝術
在府城
應該已是極致了
從頭到尾
由內至外
無一處不吃
無一絲浪費
連骨頭
都是熬湯的好材料
而
這虱目魚高湯
除了搭配魚的各部位
做成湯品之外
更是煮稀飯的好搭檔
所謂
[虱目魚粥][鹹粥][土托魚粥]
都是一樣的鍋底
只是添加的配料不同
府城最負盛名之
兩家鹹粥店
一是
開業較早的[阿堂鹹粥]
二是
知名度較高的[阿憨虱目魚粥]
前者
高湯除了虱目魚
更加了很多小海魚
味道更為鮮美
後者
高湯純以虱目魚為底
較為清純
各有優劣
而
[阿憨]的創辦人~~
[鄭極] 先生
最早是在石精臼一帶
擺路邊攤
賣過擔仔麵.炒羊肉等等.....
後來
一家虱目魚攤不做了
民國五十四年時
鄭老先生接手
也才移到石精臼的[廣安宮]廟前
開始這段[虱目魚粥]歷史
原本
這攤子一直無名
人氣卻很旺
也等於是[虱目魚粥]的代名詞
小時候
印象最深的是
要有專人現場炸油條
[又不是燒餅油條店]
和
滿地客人吐出的魚骨頭
後來
因為石精臼整個整修
所有店家都遷出
於是
就由其女婿接手
遷至公園南路
也掛上招牌~~~
鄭極老先生的乳名
[阿憨]
生意也愈來愈好
原本只營業到中午
現在也延長到晚上了
可惜阿~~可惜~~~
這~~味道愈失真愈離譜了
之前
我在大廚師
已經講過
[這女婿
學的不精阿]
現在可好
夫妻倆都沒親自坐鎮
味~~~~
都跑掉了
萬失必有一得
幸好老先生另有傳人~~~
兒子另開一店
在民權路底
這~~~~
就很少人知道了
原來是當初分家後
女兒一家接手舊攤
兄弟就各自分展
這家[鄭家虱目魚粥]
已開業十一年了
是第幾個兒子開的
我聽過就忘了
[老化現象一]
不過
真的是比[阿憨]好吃多了
有延續了老父親的水準
雖然
湯頭有做了些微調
更能接近現在人的口味
跟原來的差別在於
濃稠度變較清
鹹味也較減低
粥的量較多等等......小細節
其它
依舊遵循古法
不敢懈慢
仍是
湯鮮味美
府城鹹粥
有兩派做法
一是
以熟飯加湯的[泡飯式]
二是
以生米煮成的[泉漳式]
這家
便是後者
以在來米
[老米.新米我又忘了
老化現象二]
加虱目魚高湯所煮成
粒粒分明
稍硬的口感
更有古味
現在很多虱目魚粥
都是以蓬萊米飯
直接泡湯
省工省事
但
口感不佳
當然
吃鹹粥
一定要來根油條
用手拿著
泡在湯裡
吸飽湯汁後
邊吸邊咬
非常過癮
等一根油條吃完
湯也吸得差不多了
把剩下有些帶油的湯喝完
再請店家加碗新湯
又是不同風味
這~~~
是真正台南人的吃法啦
老實說
想了解真正
[阿憨]鄭極老先生
當初的口味
就得來這家
而至於
現在的[阿憨虱目魚粥]
已經是兩回事了
若你有幸
之前吃過老先生的口味
你會明白我所說的
安平路這裡轉進去
鄭家虱目魚粥
台南市民權路四段311號
[[西賢一街口]][小馬哥湯包旁]
早07:00至下午13:30[每二.四星期一休]
280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