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多小時後

2008

將說再見了

過去的這一年

不管是悲傷喜悅

都將過去

迎接新的一年

讓我們

以最喜悅的心

來面對吧!!!!

每年在日本的除夕音樂會

一定會演出的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歡樂頌

就是要讓大家

存著感恩與歡樂

來迎接新的一年!!!

這首曲子

也改編成兒歌~~

 

青天高高白雲飄飄,
太陽當空在微笑,
枝頭小鳥吱吱在叫,
魚兒水面任眺曜,
花兒盛開草兒彎腰,
好像歡迎客人到,
我們心中充滿歡喜,
人人快樂又逍遙。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德語:Beethovens 9. Sinfonie in d-Moll作品號一百二十五)是貝多芬最後一首完成創作的交響曲,完成於1824。這首交響樂也被認為是西方經典音樂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並被視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和典範先例,當然也算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第九號交響曲套用了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歡樂頌 (Ode An die Freude)》部分詩句,作為最後一個樂章獨唱家和合唱部分的歌詞。該曲是經典音樂史上,首次有主流作曲家,將人聲當作交響樂曲中一種樂器的作品,為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開創了嶄新的交響樂模式。

時至今日,《貝多芬第九交響樂》仍在世界文化界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該曲第四樂章部分音樂,經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整理,以《歡樂頌 (Ode to Joy)》之名成為歐洲聯盟的官方盟歌以後。另一項證明是2003年,該交響樂的手稿,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330美元的天價售出。正如蘇富比的手稿部負責人,史提芬·路博士(Dr. Stephen Roe)指出:「這是人類的一大創舉,足以和莎翁的《王子復仇記》和《李爾王》平起平坐。」另外,20019月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柏林國立圖書館收藏的《第九號交響曲》手稿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當中。

歷史

 創作歷程

這部交響樂原來是1817由倫敦愛樂協會 (The Philharmonic Society of London,今皇家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創作。貝多芬1818開始創作,延至1824初完成全曲,此時已距第八交響樂的發表達十二年之久。但早在1793,貝多芬便意欲並曾嘗試為席勒的《歡樂頌》譜曲,但當時的曲譜已經散迭。

2樂章「詼諧曲」的旋律,曾見於貝多芬作於1815的某首賦格。而第四樂章聲樂的導入部,被貝多芬視作一大難題。而且這是貝多芬本人,甚至所有主流作曲家,首次在交響樂中加入人聲。貝多芬的其中一個朋友安東·辛德勒(Anton Schindler)後來回憶道:「當他開始創作第四樂章,(他心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掙扎。他致力找出一個適當的方式,引出套用席勒《歡樂頌》的合唱部。某一天,走進一個房間,大聲叫道『我得到了靈感,我剛得到了靈感』。接著他向我展示草稿總譜,上寫有「讓我們為『不朽的席勒唱出頌歌』。」但這句也沒有出現在最終版本,貝多芬自己也不斷重寫修改這部分,最終才成為今日大部分人用的引子。

歌詞翻譯如下:

哦,朋友們,不是這樣的聲音!
讓我們用更愉悅的歌聲
表達出心中滿載的喜樂!

歡樂與神彩共同交織
加入天國神祇的女兒
我們藉著盞神聖火光
踏進了那偉大的殿堂
神奇的力量齊施展著
融合平撫偏異與歧見
四海之內皆為兄弟們
駕乘羽翼齊展翅翱翔

誰曾創造出永遠情誼
贏得真心相許的愛妻
儘管靈魂知知已難尋
也請一起高聲地歌唱
倘若不願意共同吶喊
就只好請你獨自離開

全人類開懷暢飲
在造物者懷抱裡
世間正義與不平
皆由天神所賜予
給我們香吻美饌
與地久天長友誼
蟲虺都受其恩澤
上蒼無盡的保護

快活地,像天上的行星
神使她們規律地運行
讓蒼穹發出萬丈光芒
兄弟姊妹們
你們也當自強不息
像英雄般氣宇軒昂!

人們啊!我擁抱你們
獻給給全世界這個吻
兄弟姊妹們
在萬點繁星之上
有位關愛你們
慈祥的父神
萬千的眾人啊
你們虔誠嗎?
渺小的世界
你們認識造物者嗎?
在天空中尋找它的蹤跡
滿天星斗之上
必有父神照臨大地!

CD 最長的錄音時間為什麼是 74 分鐘

而不是 60 分鐘﹑70 分鐘﹑或 80 分鐘?
這是有典故的:

 

一九七八年開始,大賀典雄帶領新力與荷蘭飛利浦 (Philips)公司共同合作研發數位音樂唱盤,即俗稱的CD。兩大巨擘突破了許多問題,達到了足以提供消費者使用的量化生產標準。這時候卻出現了一項爭議:一片CD錄製時間該有多長?許多人認為應該是六十分鐘,因為過去的錄音帶最長是六十分鐘。獨排眾議的人是大賀典雄。

「如果是六十分鐘,那麼日本人最愛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還沒演奏完就會被截斷了。」深諳音樂的大賀,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設想,認為一定要讓第九交響曲一片到底,才是正確的規格。

經過他遍查古典樂曲後發現,名指揮家福特萬格勒 (Furtwangler)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所花的七十四分鐘時間最長,他就以這個為標準。此後,音樂CD都是當年大賀訂下的直徑十二公分、錄音時間七十四分鐘的版本。

另外

在西方國家

跨年時

都會唱一首

驪歌 Auld Lang Syne

[魂斷藍橋]的主題曲

Auld Lang Syne -- Scottish traditional

"Auld Lang Syne" --
是蘇格蘭民謠. 但對於遠在台灣長大的人們卻一點也不陌生, 這首被稱為"驪歌 " "Auld Lang Syne", 在台灣, 從幼稚園畢業典禮到喪禮, 都可說是唯一指定曲, 從不缺席. 在台灣人的印象中, "Auld Lang Syne"似乎只有代表無盡的悲傷和"生離死別"的場合才使用的歌曲
.



"Auld Lang Syne"
一辭之意為"long ago(很久以前)", 是中世紀時, 蘇格蘭人對即將出海的漁夫或水手們道別時, 所用的"再見"之語. 18世紀時, 著名的蘇格蘭詩人兼作曲家 Robert Burns (亦稱為Rabbie Burns) 將蘇格蘭傳統曲調稍作改編, 並填上歌詞, "Auld Lang Syne"一辭用於歌詞中, 而成為現在膾炙人口的歌曲. 其蘊含的意義其實很深遠, 不僅有忘卻過去的悲傷之意, 更有鼓勵人們展望未來, 積極把握此刻的涵義, 因為 "昨年已逝,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gone are the days of yesteryear and the new year has just arrived)".



"Auld Lang Syne"
並不是只有悲傷, 其實是帶有"緬懷""期許", 雙重涵義的歌曲. 現在, 幾乎在所有英語系國家中, 每到除夕午夜12, 跨年的鐘聲響起, 人們都會舉杯互祝對方, 大聲歡唱這首"Auld Lang Syne", 正式宣告舊的一年已經過去, 而新的一年已經來臨, 藉此相互勉勵, 忘掉過去, 並期許美好的新未來. 讓我們也彼此鼓勵, 新的一年裡, 要讓自己過的更快樂, 更幸福!

 

來吧~~~

讓我們一起

送走舊的一年

迎接新的一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阿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